《產業與管理論壇》本期共收錄兩篇科技新知與管理專欄、三篇研究論文以及一篇教學個案,為讀者提供豐富的理論探討與實務分析。以下針對本期各篇文章摘要說明:
第一篇專欄文章〈IEIO領導傳承模式〉中,作者提出領導傳承的四種模式。對於企業來說沒有,最佳的領導傳承模式,而是應該考量內外部環境因素預先規劃安排,好讓傳承能因應組織情況進行調適。有許多台灣企業正面臨二代接班人之問題,此文章可提供其傳承規劃的策略思維。
第二篇專欄文章〈人型機器人-從專用到通用的技術躍進〉針對人型機器人發展的驅動因素及挑戰進行介紹。「人型」機器人目前被強調的原因在於其更強調人機協作與互動,能夠更適應人類社會環境,但未來能否實現,有賴訓練數據的累積、即時性回應的算力提升、以及軟硬體高度整合等挑戰。此文章可提供台灣產業瞭解人型機器人的實現因素,具有重要參考價值。
第三篇論文〈績效期望與ESG投資之關聯〉中,作者探討企業在營運績效與ESG投資間的關聯,發現企業僅在營運表現優於預期時才增加ESG投資,營運低於預期則傾向縮減。此外,設立永續長有助於強化企業的ESG承諾,顯示高階管理者對於永續發展具有關鍵作用。
第四篇論文〈企業敵意併購之個案研究〉透過日月光併購矽品的案例,分析敵意併購中的攻防策略與決策關鍵。文章整合資源基礎理論、公司治理理論與體制理論,提出不同股權情境下的併購對策,補足學術界對敵意併購程序的研究缺口,並為企業應對併購挑戰提供實務參考。
第五篇論文〈探索學術創新創業的本質〉探討不同學科領域在學術創新與創業中的差異,結果發現工程與生物科學側重技術商業化,而人文與社會科學則強調知識的社會應用價值。文章針對不同學科的學術創業本質差異提出四項命題,並提出促進學術創新成果轉化的政策建議。
第六篇個案〈積極股東能增加價值嗎?〉中以代表性台灣董事改選案例為基礎,帶領讀者探討股東積極主義對企業治理的影響。面對反對派股東以經營改革為積極行動,爭取董事會控制權,對於股東價值究竟是好是壞?此個案對於積極股東監督觀點具有實務討論價值。
本期文章涵蓋多元主題,亦從許多面向提供不同的管理意涵,希望能為台灣學術與產業帶來新的起法,促進更多交流與合作。感謝您對《產業與管理論壇》的持續支持,期待與您持續共同推動台灣產業與管理研究的發展!